E-Learning解决方案领导厂商
400-888-3328
×
为方便客户更多了解新为产品,我们提供免费的体验服务。
请选择您感兴趣的产品:

×
为方便客户更多了解新为产品,我们提供免费的体验服务。请选择您感兴趣的产品:
学习发展系统
智慧云
在线考试系统
移动学习系统
课件制作系统
培训会议系统
单位名称  
联系人 * 
手机 * 
座机  
邮箱  
QQ号码  
需求留言  
验证码 * 
  
借“课题分析法”加速课程设计
2018 / 12 / 29
“课题分析法”能够帮助培训师有针对性地分析课程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对课题作深入思考,同时协助培训师整理思路。

 

身处一个追求效率和效能的商业环境,培训师也需借助有效工具为课程设计提速。特别是在企业培训中,培训师往往会接到一个大概的课题开发方向或者直接被“命题作文”,而从“课题”到“课程”,留给培训师开发的时间并不多。

 

在日常课程设计过程中,从“课题”到“课程”,培训师会碰到以下困惑:

 

收集到的问题很多,如何做问题分析,抓住关键?

针对该选题方向有很多的素材和信息,但培训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进行内容裁剪?

培训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如何针对人的问题有方向性地组织课程内容,有效的思路在哪里?

培训后如何检验问题是否解决?

 

对于以上问题,“课题分析法”能够帮助培训师有针对性地分析课程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对课题作深度思考;同时协助培训师整理思路,避免因发散性思维,耽误太多构思时间。

 

课题分析法由五个围绕课题展开的问题组成(见副栏)。这五个问题既可由培训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回答;也可以由一方提问发起,培训师口头回答。

 

 

副栏  解读“课题分析法”

组成课题分析法的五个问题分别为:

对象分析——这个课讲给谁听?

问题分析——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影响分析——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案分析——如何解决/改善这个问题?

效果分析——通过什么检验该问题已解决?

五个问题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如同医生问诊:对象分析——哪个病人得病了?问题分析——病人哪里不舒服?影响分析——为什么要治这个病?方案分析——怎么治这个病?效果分析——如何检验病已经治好了?通过系列问题,最终锁定病因并开出有效药方。

课题分析法针对性非常强,一是始终围绕学员对象的问题展开,所以从回答五个问题那一刻起,培训师就必须心中装着学员;二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为组织课程开发的内容做准备,所以在构思的过程中会很有方向性。

 

步步为营    五大问题操作指引

 

在实践过程中,课题分析法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应关注一些注意事项和关键,由此,分析才更全面、精准和有效。

 

 
 
 

统一学员对象

 

在回答“课程讲给谁听”这个问题时,培训师需要对学员对象作以下分析:职务、年龄、层级、工作年限、男女比例、课题开发基础。

 

培训师应尽量聚焦同一职务范畴或同一层级的学员,否则需要扩充课题内容或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如何提升组织执行力”的课题,针对基层、中层、高层的内容侧重点均不同,如果把所有层级的人都召集在一起上课,需要囊括的课题内容会很多,难度显然非常大。所以,统一学员群体,能够让课题更有针对性。

 

 
 
 

问题“具体”化

 

问题分析中的“问题”一定是学员工作中碰到过的,并且尽可能与工作场景相关,集中体现在学员意识不够、知识欠缺、技能不足三个方面。

 

如果培训师的回答比较笼统,如“服务意识不强”,提问者还可以追问“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为上”。倘若培训师的回答是“某某在接待客户时,要等客户上前询问才主动开口,而非提前迎接客户”,那么,这样的回答就比较具体了。

 

分析问题的过程非常考验培训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好的培训师都应是发现问题的高手。当然,如果培训师无法发现学员对象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需求调查、专家访谈、行为观察等方式获取。总而言之,培训师洞察到的学员对象的问题越多、越具体,针对性就越强。

 

 
 
 

思考“六个层面”的影响

 

对“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正反两面三个角度,即“六个层面”来思考。具体体现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会给公司、客户、个人层面带来哪些价值?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对公司、客户、个人层面造成哪些影响?培训师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对这六个层面思考得越多,课题的开发价值就会被挖得越深。当然,如果所有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开发该课题的意义就不大了。

 

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培训师可有意识地寻找一些论据,如近期的统计数据、发生的案例、法律法规条文、权威人士的话语、符合观点的视频等,为后期收集素材提供方向。

 

 
 
 

从培训角度提供方案

 

回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培训师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以培训师而不是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很多培训师都是双重甚至多重身份,很容易在看待问题时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某培训师同时也是银行网点负责人,在设计和开发一门“如何让员工工作更有成效”的课程时,有一个现象是,新制度规定员工需要化淡妆上岗,由此造成很多员工迟到。该培训师在方案分析中写出了以下措施:增强员工高效工作意识;每天晨会对迟到人员采取点名;加大迟到人员扣分力度。很显然,这是从管理者角度给出的方案,当这部分内容出现在课堂上,培训效果可想而知。也就是说,该培训师利用了管理手段而不是培训手段来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最终分析的结论应该是课堂中教学员“如何3分钟搞定一个妆容”等实用技巧,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除了做好角色定位,这部分内容也非常考验培训师的知识储备量,因为该环节需要收集大量资料。需要注意的是,收集的资料一定要针对具体问题,否则再好的内容,都要屏蔽。

 

 
 
 

依据培训内容和目标检验效果

 

培训最终要体现效果,尽管培训后的效果转化非常重要,但我们依然坚持在课堂上尽量让培训效果最大化。因此,需要培训师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检验效果。

 

教学内容不同,检验效果的方式也不同。关于态度是否转变,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员给出评价,借此来判断其观念的转变程度;知识类的内容,如果是需要记忆的,可以通过让学员复述或测试的方式检验;技能类的内容,需要提供一些背景让学员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演练,培训师也需及时做出反馈。

 

综上,效果检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培训内容属于知识、态度,还是技能类,不同内容的检验方式不同;第二,让学员实现怎样的转变,这需要对照“问题分析”中的问题,并将拟定的培训目标作为选择效果检验手段的依据。

 

比如针对银行“柜面识别客户的技巧”这一课程,如果问题是“柜员在业务受理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区分不同的客户”,对应的培训目标是“让柜员能够快速按照办理业务的种类进行客户分类”,那么就必须以“给出不同的业务,测试学员能否正确分类”来检验培训效果;如果针对的问题是“柜员在业务受理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客户不知道如何区分并有针对性地推荐产品”,对应的培训目标是“让柜员能够快速按照办理业务的种类进行客户分类并合理推荐产品”,那么就必须以“给出不同的业务,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员快速区分客户类型并进行产品推荐训练”为效果检验目的。

 

举一反三    整体透视课题分析

 

了解课题分析法中每一步的注意事项后,我们以一个“如何认识会计分录”的课题为实际案例作直观示范,以便大家从整体上掌握课题分析法的操作(见图表1)。

 

QQ截图20181107150849.jpg

 

可以看到,“问题分析”中罗列的所有问题,都发生在学员对象身上,并且都是知识欠缺或技能缺失方面的问题;“影响分析”中罗列的影响从银行、客户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方案分析”中,培训师通过教授学员一些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运用的是培训手段而不是管理手段;最后在“效果分析”中也对应了“问题分析”中提及的问题,进行效果检验。

 

 
 
 

将课题链接到课程

 

课题分析法中的五个问题需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一一呈现,最终将结论和关键信息用于指导课程设计。

 

课程的关键信息通常是通过《课程说明书》呈现的,一般《课程说明书》包括课题、学员对象、授课时间、课程背景、培训目标、课程大纲、教学形式等。

 

培训师在接下来设计与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题分析法”分析的信息梳理设计思路,完成对内构思。可通过图表2找到“课题分析法”与《课程说明书》的对应关系。

 

QQ截图20181107150859.jpg

 

对象分析可以对应《课程说明书》的学员对象,包括工作年限、职务等信息。

 

问题分析对应《课程说明书》的培训目标。培训通俗来说叫“缺什么补什么”,问题分析体现的是学员缺的东西,而培训目标体现的是学员补了之后的状态,两者相互呼应。

 

影响分析对应《课程说明书》的课程背景,具体描述课题开发对行业、企业、学员对象的影响,体现出课题开发的价值。

 

方案分析对应《课程说明书》的课程大纲,不同的是前者罗列的内容比较全面,但是逻辑性不够,而后者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体现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

 

效果分析对应《课程说明书》的教学形式,如运用测试、案例分析或者角色扮演来进行训练并检验教学效果,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有效。

 

 

 

转自:《培训》杂志官网

链接:https://www.trainingmag.com.cn/zazhi/detail.aspx?mtt=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