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大公司都采用了e-learning的培训方式进行员工培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e-learning在教学时间上更加灵活,教学成本也更低。将e-learning的教学方式推而广之,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如果能在全民教育中采用e-learning的教学方式,必将大大加快教育的普及速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外,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无法提供更多的教育内容。对于那些需要拓展自己视野的学生,利用e-learning的方式学习另外一个专业,甚至是另外一个学校的课程应该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现在世界上一些名牌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都开设了开放式教学课程,即把这些大学一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放到网上供大家学习,使很多人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就能身临其境地接受名牌大学的教育。这让那些没有机会进入这些学府的人,也有机会聆听著名教授们的讲授,给自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来源。
目前网上的开放式课程还不够系统,内容也不够丰富,只能让人浅尝则止。系统地学习一个专业的内容,需要一个庞大的课程数据库,让人可以方便地设计和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同时课程内容也不局限于大学的内容,中学、小学的课程也可以在网上做开放式教学。答疑工作则可以在网络论坛等环境中实现。这项工作要想完成、封顶,无疑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系统工程。在中国的体制下可以考虑将政府的力量与市场的力量相结合,共同完成这项工作。一旦这个系统工程的基本架构搭建起来,自学者们无疑就有了一个教学资源的“云”,在这个“云”上的学习就叫做“云学习”。现在“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中利用分布的计算资源进行大规模计算的一种模式。如果将这种模式移植到e-learning领域,即利用散布的网上资源,构成一个“云学习”的环境,无疑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云学习”的主体是上网寻找学习资源的人,而学习资源则是散布在网上的学习资料和学有所长的人。
提到学习资料我们可能立刻想到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参考文献和免费电子书籍,其次是网上的一些专业网站,包括科学网和我们办的流体中文网等等,这些网站上都聚集了很多学术专家,同时也聚集了很多如你我一样有问题需要请教别人的人。在前面一种情况下,互联网是把电子文档连接起来并静静地等待你的搜索。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互联网则是把活生生的人连接起来等待彼此之间进行有益的交流。
继之而起的是维基百科这样基于开源精神的知识系统,这类知识系统由上网的人共同写作、修订,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对于想了解某个领域基础知识的人有很大帮助,你不仅可以在维基百科上直接学到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从它提供的参考文献中找到深入学习的路径。
停留在这个阶段还是不够,前面还提到有很多大学把自己的课程作为开源的教学资源放到网上,供学习者学习使用,于是我们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哈佛、MIT等名校的教学视频,也可以看到国内名校的教学资料。
但是枯坐在计算机前盯着屏幕看几个小时的课程视频似乎有点辛苦,于是有个叫萨尔曼.可汗的孟加拉裔美国人以问题为中心制作了很多的教学视频,并把这些视频放在他建立的网站上。他的网站叫“可汗学院”,上面分门别类地设置了很多视频教学课程,每个课程的时间长度从2-3分钟到12-13分钟不等,每段视频集中讲解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反复看这些视频,直到弄懂为止。
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至少有这样一个优点,那就是时间随意并可以重复播放。传统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可能反复讲解同一个问题,另外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固定的,不论是生病还是困倦,智力状态是高是低,心情是好是坏,到时候你必须去听课,否则就只能自己啃书本。网络教学则显然要灵活的多,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实在不懂还可以在论坛上发问等待老师或同学们的解答。而对于老师来说也一样,同一个问题只要在论坛上解答一次就可以了,效率远比课堂教学要高,每个老师可以同时教学的学生数量也大大增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教学资源相对贫乏的人口大国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我相信以后网上教学资源会越来越多,很可能在将来出现一个统一的网络教学资源标准,达到标准的教学资源会被纳入一个开放的网络教学系统中。学校里的教师也很有可能转变工作方式,从课堂教学转变为“网络学习规划师”,专门为学生提供如何通过网络进行系统学习的咨询意见。在这一天到来时,“云学习”就成为现实了。
,